牛奶好還是豆漿好?飲酒前喝牛奶,可以護胃?5個牛奶小問題,一文講清
牛奶營養成分齊全、比例適當,被認為是「營養最接近完善的食品」。
因此,很多人都有喝牛奶的習慣,常常是早餐一杯、睡前一杯。
不過,大家在喝牛奶時或多或少會有些小疑問,今天就來說揭曉答案!
不少人喝酒又怕胃受不了,於是想了個法子:在喝酒前,先來杯牛奶養養胃。
真的靠譜嗎?
一般來說,當飲酒超標(酒精度在20°以上,每小時飲用超過100毫升),酒精對胃黏膜的損傷就開始了。
這跟喝酒前吃的東西,不管是牛奶還是主食或其他菜肴,都沒有關係。
喝酒前吃點東西,充其量能稍微延緩胃排空的速度,或許對酒精從胃到小腸的速度有一點點的減緩。
而且這點影響也微乎其微,絕對達不到所謂「護胃」、「減少對胃的傷害」的作用。
所以,不要以為喝完牛奶後就能敞開喝酒了。
事實上,營養流失的多少,取決於加熱牛奶的時間。
例如,如果加熱10分鐘,維生素B1和B6能保留90%,而維生素B12仍有80%。
但如果煮得太久,不僅維生素損失明顯、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短暫沉澱,而且蛋白質、鈣、脂肪等還會在鍋上形成一層白色的「奶垢」,造成額外營養損失。
所以,想喝熱牛奶,不要煮太久是根本。
煮牛奶小妙招:邊加熱邊攪拌,看到小泡微起,即可關火。
這樣的「輕煮沸」,營養損失方面不用太擔心,即便B族維生素稍有損失,我們也可以通過其他食物攝入補充。
事實上,牛奶和豆漿有許多相似的營養特點,但畢竟是兩種不同的食品,不能互相替代和簡單比較。
例如,牛奶含鈣高,但含鐵量低;豆漿含鐵高,但含鈣量低。
所以,如果既喝牛奶又喝豆漿,兩種食物可取長補短,在營養上便可起到互補作用。
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平衡膳食中明確指出,食物應該多樣,同時還建議,平均每人每天需要奶及其製品100克(2兩),豆類及其製品25克(半兩)。
由此可見,如果條件許可,每天最好既喝牛奶又喝豆漿。
很多人在選購牛奶的時候,傾向于選擇「高鈣低脂」的牛奶。
理由也很明顯,「鈣」多了、「脂肪」少了,一聽就很健康!
其實真沒必要~
事實上,牛奶本身的鈣含量十分豐富,每100毫升牛奶中鈣含量約為100毫克。
而且,牛奶中的鈣都是有機鈣(孚乚鈣),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非常容易消化吸收,吸收率高達70%以上。
再向牛奶中添加鈣完全是畫蛇添足。
即使是人為添加的化學鈣(如一些標籤上所標注的碳酸鈣),人體對其吸收率一般也只有30%左右,且過多攝入對身體並無好處。
按脂肪含量不同,可以把牛奶產品分為全脂、部分脫脂(低脂)和脫脂。
選擇低脂或脫脂牛奶也不是個明智的選擇。
首先,全脂牛奶營養價值更全面,而低脂和脫脂牛奶在脫脂過程中,會把一些脂溶性維生素,如維生素A也一起脫掉。
此外,從營養價值、能量高低以及口味上來說,全脂牛奶都要比脫脂牛奶好。
所以,全脂牛奶更適合正在長身體的兒童青少年,以及孕婦和健康成年人飲用。
但是,低脂或脫脂牛奶還是適合某些特殊人群的,比如血脂比較高的、膽固醇也比較高的老年人。
未必!
一般液體奶的蛋白質含量,多數是2.8%~3.5%。
如果你買的牛奶,蛋白質含量達到3.6%或以上,那就是濃縮的(看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就能知道)。
其實,濃縮牛奶的工藝並不算複雜,把水分蒸發一部分就行。
但是,濃縮奶的性價比不高:吃肉、吃蛋也可以補充蛋白質,但濃縮奶可比普通純牛奶貴一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