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健康科普】陰道炎反反復複,都是你自己作的
一說到婦科病,就不能不提到陰道炎,一說到陰道炎,就有很多女性感覺到身體的某個部位好像正在隱隱地瘙癢。讓女性日常生活非常的糟心,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陰道炎這個麻煩精。
什麼是陰道炎
女性的陰道,有兩道天然屏障:外有大小陰唇的守護,內有使陰道呈酸性環境的分泌物,這兩者可抵禦病菌的侵襲。
然而,由於陰道所處的位置十分危險:它內通于宮頸,外連會陰,又和尿道肛門是鄰居,加上局部潮濕,非常容易滋生細菌,從而發生陰道炎。
陰道炎最常見的類型分為三種:細菌性陰道病、滴蟲性陰道炎、外陰陰道假私酵母菌病
為什麼會得陰道炎
1、過度清潔
很多人過度重視衛生,習慣用陰道洗液沖洗,這樣反而容易破壞陰道的生存環境,失去自我防禦能力,導致自淨功能下降,引起病原菌大量繁殖而導致陰道炎。
2、不潔[性☆生☆活]
[性.行.為]不潔以及經常[性.行.為]都會導致陰道自淨作用下降,致病菌很容易的會造成陰道部位的瘙癢,引發炎症。
3、經期不注意衛生
作為女性,基本的陰道清潔工作還是需要的,特別是月經期間抵抗力下降,如果不注意衛生,不勤換內褲、不勤換衛生棉,容易使病菌滋生。
4、久坐不動
在工作當中還是生活當中,女性或是埋頭工作,或是低頭玩手機,經常久坐不動。這讓女性的陰道部位長期處於密閉不透風、濕潤、悶熱的狀態,而給致病菌提供了很好的繁殖條件,久而久之,陰道炎症就會發生。
5、盆底肌鬆弛
經歷過懷孕和分娩的女性,胎兒的生長容易對盆底肌長期施壓,導致盆底肌損傷,影響陰道的擴張力,造成陰道鬆弛,細菌也更容易趁虛而入。
如何遠離陰道炎
1、正確清洗陰道
日常洗浴時,用清水清潔外陰即可,特別是[性☆生☆活]前後,要清洗乾淨。但也不要頻繁清洗陰道。
2、保持外陰衛生、通風。
勤換乾淨的棉質內褲,內褲揉搓完畢後,要在流動的水流下面進行沖洗,在有炎症的時候要用開水燙煮,在太陽底下曬乾。
3、避免久坐
儘量不要長時間久坐,隔一段時間就起來活動活動,避免會陰部的密不透風。
4、鍛煉盆底肌
進行盆底肌的鍛煉能從根本上改善陰道鬆弛(特別是產後媽媽),讓陰道這道屏障更好地對病菌進行防護。
總而言之,要提高身體免疫力,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,日常鍛煉盆底肌,讓陰道炎無機可乘!